岱岳区改革创新举措获省科协刊发推广

2025-8-13 14:32:52 470

近日,岱岳区科协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方面的经验成果,被刊登于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改革信息,为全省科协系统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2024年以来,岱岳区科协大力实施“科普惠民、聚才引智、科技小院”三大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科协领航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在科学普及方面,岱岳区科协不断创新形式,畅通科普服务渠道,加强科普服务阵地建设,擦亮科普服务品牌。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双轮驱动,打造“机制+阵地+活动”三维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夯实组织基础,印发《关于加强全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全区15个镇街全部组建由党委分管领导兼任主席,“三长”以及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担任常委、委员的全新科协组织,为科技、医疗、教育“组团式”科普帮扶打下坚实基础。全区638个村(社区)全部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2000多名网格员兼任科普信息员、乡村振兴指导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活动,科普覆盖、科技服务辐射全区村和社区。充分发挥泰安乡村振兴学院作用,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智库和志愿者服务队,采取“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线上+线下”等教学模式,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等群体培训质效。先后组织“科普之春”等活动2300余场,参与公众达8万余人次,创新开展订单式服务,邀请科普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提升玉米单产、病虫害防治等订单,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岱岳区科协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学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与42家国家级学会、12家省级学会建立联系,组建专家服务站 60 余家,精准帮扶50余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组团跨越发展。比如,联合中国中医药学会,开展泰山四大名药产业发展论证,为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全产业链三产融合新发展模式,推动泰山黄精产业聚链成群、提档升级。同时,与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联合申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项目,制定泰山黄精行业标准。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组建各类专家服务工作站60余家,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院在巴富洛建设国家猕猴桃产业技术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开展软枣猕猴桃选育,为泰安市软枣猕猴桃自主品种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基础。引荐中国奶业协会、山东畜牧养殖学会为山东金兰乳业有限公司研究创立了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基因组选择育种为辅的奶牛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构建起全区农牧循环新模式的框架。

在科技小院建设上,岱岳区科协成立科技小院推进专班,明确组织构架,小院由高校教授担任院长,小院依托单位负责人任执行副院长,博士生、研究生任学生院长,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在全区1954家专业合作社、1414家家庭农场、10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精心筛选,把骨干企业作为科技小院建设申报主体,严格落实基础生活区、办公空间、便捷交通、稳定网络连接、专用培训及科研示范场地等6个硬件必需条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山农大7个院系密切联系,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框架,聚焦重点领域热点、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动科技小院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深度合作,直接解决生产问题,破解发展瓶颈,促进成果快速转化,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为全区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经验成果的刊登不仅是对岱岳区科协工作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科协工作提供了借鉴思路,将助力全省科协系统在改革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